院内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内新闻

战国强院长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今年6月,广东省政府审议通过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我院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设计规划主要参与单位。8月1日,战国强院长在省林业厅就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南方日报(记者金祖臻、孙国英)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是全国首个森林城市群,在规划上如何实现既科学、又结合实际呢?

战国强:广东提出要建森林城市群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省规划院、省林科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等专家在一起开了一场咨询会,共同探讨森林城市群概念。国家森林城市是单体的概念,而森林城市群又有所不同。我们先参考了国外一些经验,虽然国外不叫森林城市群。除中国外,世界上有五大比较公认的城市群,都有相应的生态规划。例如美国芝加哥都市区,规划到2040年建成多类型宜居社区,打造全球具有竞争力的自然健康环境城市区;日本东京区有个绿色十年规划等。对比后我们发现,在生态环境方面,珠三角目前距离世界五大城市群还比较远。如果生态环境这个短板无法补齐,会阻碍珠三角城市群未来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比如国外的城市绿化是包含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是成体系的规划,工作协调比较方便。再如城市边界问题,珠三角目前已形成城市密集区,自然生态系统已经被割断,城市边界模糊。在自然教育方面,国外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树立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南方日报(记者金祖臻、孙国英)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规划中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战国强:珠三角各城市近几年在“创森”过程中,对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即5大类40项指标。我们在制定森林城市群标准时也在犹豫,是沿用以前的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还是重新制定?经过对9个城市进行测算,我们认为目前的指标不够高,而且没有反映出珠三角的特点,因此我们制定出16项指标,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建设原则以及森林生态体系、绿色生态水网、城乡森林组团、生态公共服务网络、自然教育水平五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指标去年4月经过国内15位顶尖专家论证,认为符合珠三角实际情况。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指标体系有不少亮点。比如讲公园绿地覆盖范围,要求到2020年90%的居民出门就有公园,而不是单纯讲人均面积。居民出门见绿是靠覆盖度来体现的,深圳覆盖度达到90%左右。再如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的结构布局,不是以城市划分,而是按照自然的水系、山脉来考虑,要求流域内城市共建共享。还有在这个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自然教育部分,这不只是投入多少钱,建几个公园的事情。无论中小学生还是成人,都要有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


上一篇:中南院彭长清院长来我院指导工作
下一篇:2017年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班